发布时间:2025-08-26 08:00:37来源:乐鱼体育入口
2025年7月6日午后,骄阳洒在重庆市涪陵区马武镇文观村的土地上,长江师范学院“鉴湖微光”志愿服务团满怀热忱,深入当地颇负盛名的重庆驰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也就是大家亲切称呼的“小敏农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特色食用菌产业调研。
此次调研的焦点聚集在有着“菌中皇后”美誉的珍稀菌类——竹荪身上。踏入农场,志愿者们宛如一群好奇的探索者,穿梭在竹荪种植区域,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仔仔细细地观察竹荪生长环境的遗留形态。他们留意着土壤的质地与色泽,探寻着竹荪与周边植物之间微妙的共生关系;观察着阳光穿透枝叶洒下的光影,思考着光照对竹荪生长的影响;感受着空气中的湿度与温度,试图捕捉竹荪生长的最佳环境密码。
下午的竹荪种植区一片静谧。农场负责人吴小红带领志愿者步入遮阳网覆盖的菌棚。“竹荪的菌裙(网状部分)通常在凌晨绽放,几小时内就会萎蔫倒伏,下午只能看到它们‘谢幕’后的样子了。”她解释道。在覆土层和稻草间,吴小红细心找到了几朵已完成生命周期的竹荪。她轻轻拨开覆盖物,指着一个灰褐色、蛋形的菌托说:“看,这就是‘竹荪蛋’,是它破壳前的‘家’。破壳后,菌柄快速伸长,菌裙在极短时间内张开,洁白如纱,景象短暂而惊艳。”她拿起一朵菌裙已完全收拢倒伏包裹着菌柄的样品,强调竹荪对环境的苛刻要求:“温度、湿度、通风都要恰到好处。我们主要靠遮阳网、人工喷淋调节湿度和适时开关通风口来管理,需要非常勤快的观察和照料。”她特别指出覆土厚度和保水性的重要性,这必然的联系到竹荪蛋能否顺利破壳和菌柄的品相。
离开种植田,调研重点转向竹荪采后的核心环节——分拣与保鲜。在分拣车间,志愿者们看到了上午采收后经过预冷处理的竹荪。工人们正专注地进行手工分拣。操作台上堆放着形态各异的竹荪:大部分菌裙已萎蔫倒伏紧贴菌柄,有的形态完整洁白,有的则略显暗淡或形态欠佳。
“品相决定价值,分毫不能马虎。”一位分拣员边熟练操作边介绍,“顶级品要求菌盖饱满无缺、菌柄粗壮挺直、整体洁白度高,菌裙虽然倒伏,但能看出曾完全张开且无破损。次一等的可能在长度、洁白度或菌裙形态上有小瑕疵。”她快速拿起一朵朵竹荪,仔细检查菌盖、观察菌柄色泽、测量长度,并审视倒伏菌裙的完整度,然后放入不一样的等级的筐内。“这样品相上乘的鲜品,”她拿起一朵,“主要供应追求品质的本地餐饮店和线上平台。品相稍逊但品质好的,我们会用于制作干品。”吴小红补充道:“凌晨采收后,鲜竹荪必须立即送入预冷车间快速降温,然后在4-6小时内完成分拣、包装,送入冷库。时间就是品质的生命线。”
保鲜是维系竹荪鲜品价值的关键。吴小红带志愿者参观了农场的低温冷库。库内寒气弥漫,货架上整齐码放着已分拣好并装入透明保鲜盒的竹荪鲜品,盒内垫有吸水纸。“0-4℃是保存鲜竹荪的最佳温度,但也只能维持3-5天的较佳状态。”吴小红指着冷库说,“这里是鲜品的中转站,从这里通过冷藏车,以最快速度配送到重庆主城区等周边市场的客户手中。”
对于延长销售周期和扩大销售范围,农场主要是采用传统热风干燥工艺制作干品竹荪。在分拣车间一角,志愿者们看到了正在进行热风干燥的竹荪样品。“干品虽然风味与鲜品不同,但易于储存和运输,保质期长,价格也更亲民,是我们重要的产品线,很受家庭消费者和炖汤料市场的欢迎。”吴小红拿起一把干燥好的竹荪干介绍道。
据介绍,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实践小组成员们进一步探索了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小组成员们都表示,要以此次实践活动为契机,逐步加强学习与研究,将青春智慧融入田间地头,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活力。